|
|
|
兰花集团 2018-7-19 8:58:19 您是第 1096 位读者 |
|
|
“让咱们综掘二队负责北翼13#通道!”当队长宋建国在班前会上宣布矿上的决定时,员工在下面炸了锅。“那样的条件哪能干?”“咱们这点人手怎么能干了这么大的工作?”正在大家议论纷纷时,队长开了口:“矿上将这样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综掘二队的风格是,骨头再硬也要啃下来!”队长铿锵有力的话语,打消了员工的担心,激发起了员工高涨的激情。 频出妙招降水魔 北翼13#通道剩余部分为117米无炭柱,能否完成掘进,直接影响到整个3313回采工作面的搬家,甚至矿山后半年的生产任务。这样的担子有多重,宋建国等人是最清楚不过的。虽然员工们的思想疙瘩被解开了,但困难着实让他犯了愁。北翼13#通道为下山掘进,整条巷道的水全部流至工作面,由于岩层的特殊构造,遇水后会形成粘性的泥浆,泥浆最深处竟然有1米多。不仅对综掘机等设备移动、支护质量等造成了很大影响,而且给员工行走造成了很大困难。在淋水段,顶板淋水异常大,只有穿雨衣才能继续工作。在北翼13#通道蛰伏的就是个可以对员工人身造成伤害的水魔。机组司机孙志民回想当时的条件仍然心有余悸:“就有一米多,你想想人行走都困难,工效能有多高?同时安全问题又大。比如多人在抬钢梁时,也会因行走不利而摔倒。”宋建国认为制约北翼13#通道任务完成的关键就是水的问题,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顶板淋水和巷道流水是使工作面形成泥浆的主要原因。智慧的综掘二队员工将消除泥浆的办法形象地叫为“管住地上的” “管住已有的”“管住天上的”。管住地上的相对容易,该队采取了三项措施。首先是,针对下坡掘进过程中,巷道内水会流向地势较为低的工作,采取挖水窝的办法,将泥浆引入水窝,沉淀后再用水泵抽走。其次,检修人员加强检修力度,严防水管等供排水设施的跑冒滴漏。最后,对综掘机机械冷却水进行改造 ,以往冷却水直接留至工作面,通过改造,将冷却水引流至特制水箱,而后进行抽排;“管住已有的”,就是对接管时巷道部分区域已形成的矸泥沉积区域,组织人手利用三天时间集中清理;但对于如何管住顶板淋水,员工们犯了难,因为顶板淋水收集对于掘进连队来说始终都是难题。综掘二队在组织人员反复进行实验后,攻克技术难关,制作了锚杆、锚索支护接水装置,通过接水漏斗、引流管路,将顶板的水引流至水管中,很好地解决了顶板淋水问题。这些措施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工作面很快旧貌换新颜:顶板冰冷的淋水不见了,工作面工作的人员也没有了湿乎乎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底板上不再有黏糊糊的煤泥。工作条件的改善,使员工有了更多时间做好文明生产工作:工作面物品摆放整齐、生产煤炭没有任何杂质、地面异常平坦……整改结束后,有其他队员工来该队办事,看到现场,竟以为走错地方了!控水工作成效显著,工作条件的改善,使全体员工看到了完成任务的希望,浑身更是充满了干劲。 激发活力提工效 控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仅大大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该队并没有满足已有成绩,而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眼光放到了追求更高工效上。 宋建国认为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激发广大区队管理人员热情,才能更大地激发团队活力。对此,他定期召开班组长会议,对掘进中遇到问题进行分析,发挥每个班组长作用,使他们充分意识到自己在区队中的作用和价值,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要求班长将本班组每道工序用时进行统计,并在班后发到区队组建的微信群中,一方面,使班组之间能在对比中找出差距,并迎头赶上;另一方面,使班组在对比中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他并没有忽视制度激励所起作用。对工程质量、作业工效、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排名,排名结果与班组成员薪资挂钩,实行奖先罚后,用“真金白银”来激发班组的工作热情,收到了显著效果。工效由接手北翼13#通道时的一个班只能进行一个循环,猛增到后来的两个循环。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提前完成了预定工作任务。 在7月份的安委会例会上,综掘二队受到了领导的表扬,面对同事们祝贺的语言,宋建国却表现的异常冷静。他说:“这是我的职责;且干好一个工作并不等于干好所有工作,我能做的,就是将全部精力仍然投入到工作中。”此时,他的表情异常坚毅。(胡 玮 作者单位:唐安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