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7-11-16 9:05:22 您是第 998 位读者 |
|
|
不可否认,在每个单位都存在占10%左右的“老油条”,是单位最差的部分,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顽疾。迟到早退,领导分配的工作,总要想办法推到别人头上,活不多干、工资不少拿,在严重影响工作氛围的同时,为什么“老油条”依然能独享“特权”?我行我素?病根何在? 领导的作风问题。每一个“老油条”,都对应着有一个护短的领导,而且是关键时候能说上话的领导,比如我有个朋友小李,他同事小红,每个星期总要以各种理由少上一天班,但是他们科长每次只要一扣他工资,他们分管领导就要找科长谈话,总要以各种说不通的理由逼迫把工资补齐。最后,“老油条”自然成了有“靠山”的人,对于科长分配的工作,直接表态:“什么活都别让我干”。这下子好了,连基本的每天擦桌子、拖地这些能力所能及的事都不干了。科长只能将他的工作分给其他老实科员。 同事们不敢举报。多干点就多干点吧,犯不上得罪人。久而久之,有的人被无端增加的工作量压垮了,自己分内工作的效率保证不了,干得多、出的毛病多,有的人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忍辱负重”的坚持,有的人要求换个部门,有的人干脆也找了个“靠山”,将自己加入到了“老油条”的行列,“老油条”队伍不断扩大。 工资二次分配制度不完善。我们单位的运输队,队长李永昌不怕得罪人,制定了详细的工资二次分配制度,比如维修工,他打扫哪块卫生、维修哪样设备、巡检几次、巡检线路和巡检岗位等对应打分,领工资。这样一来,坐一天的“老油条”,只能拿到基本工资,当天绩效工资为零。每个人都抢着干活,“老油条”们渐渐都成了技术能手。 还有人说病根是他们自身素质问题,看来,“老油条”的病根还真不少,也不是根除不了。只是期待一些领导和职工能够对号入座,反省检讨改进一下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把企业的发展当成自己的使命,那样“老油条”的病自然不治而愈! (景建英 作者单位:百盛煤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