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管理让党建“活”起来 |
化工厂造气车间“三基”工作这样做 |
|
|
|
兰花集团 2017-8-10 8:45:53 您是第 980 位读者 |
|
|
“咱们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安监岗方面,还有点欠缺,这些工作是谁负责的?”“这个内容咱们有,上次没补充进来是考虑到,我们应该把这部分内容加工一下,把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做个区分……”近日,参加了化工厂造气车间“三基”建设工作会,会议室里的争论此起彼伏,大家的讨论热火朝天,如此开会让笔者“大开眼界”。“像这样的‘三基’建设工作会,我们常常开,经常是想起来什么,就召集相关的人员,开个短会,及时定下来。”车间党支部书记祁小军向笔者解释道。 拎住党员这个“线头儿” 化工厂造气车间有5个基层班组,即四个化工班组,一个维修班组。基层组织建设抓什么,怎么抓?是摆在车间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何使“三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如何让“三基”建设工作在基层组织落地生根,该车间拎住“党员”这个线头儿,细致地深化党员安全责任区和党员先锋岗的各项工作,让各班组的党员有存在感,有话语权。通过党员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把各个班组的队伍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青年建设串在一起,让党员在安全宣传、文明创建、扶贫帮困等各方面都扮演好“排头兵”的角色,切实提升班组的战斗力。 “‘三基’建设工作推行以来,我作为党员先一步找准了自己的位置,站稳了自己的岗位,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我们班组能更有活力,更有能量”。造气车间化工班的班长说。 把制度放进“抽屉”里 “‘抽屉式’管理,是我们‘发明’的一个新词。……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你很难说有什么制度是咱们没有的。在基础管理部分,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把原有的制度都细细地梳理出来,在已经搭建好的‘三基’框架里,把制度严丝合缝地镶嵌进去,就像是装进一个又一个的抽屉,用起来得心应手……”祁书记说起他们的制度体系,心得满满。 正如该车间支部书记祁小军说的,拿在笔者手上的《造气车间“三基”建设工作考核实施细则》,真的就是一个个贴着标签的“抽屉”,生产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检修作业操作规程……,我们根据标签的提示,打开“抽屉”,很容易就能从里面找到对应的制度,对应的负责人和对应的考核方式。条理清晰,权责明确的制度,充分实现了从靠人管理到靠制度管理的转变。每一项工作有规可依,每一次处罚有章可循,从车间领导到班组长,从班组长到一线职工,制度成为他们工作的标尺,管理更顺溜,工作更顺心。 培训从“根儿”上给药 职工的素质高低,技能强弱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关键一环。而分级、分层次、分专业的培训,是造气车间为不断提升职工素质,强化职工专业技能开出的一剂“对症良方”。造气车间主任为我们介绍道:“我们在素质提升上真的下了大功夫。造气车间的各岗位专业性都特别强,培训内容要贴合各岗位的工作实际,培训方式要灵活,培训质量要保证……” 在车间的会议室,我们看到了车间负责人的培训记录本,内容真的可以说是 “包罗万象”:培训方式从班前会学习到阶段化总结;培训内容从班组长的各种文件学习,到车间员工基本知识;而紧随培训内容之后,都有对应的考核试题为每次培训画上句号。车间领导对班组长的培训主要是文件的学习,精神的传达;而班组长对职工的培训更倾向于基本知识的强化,操作行为的规范和安全意识的提升。 “从一开始的嫌麻烦到现在的积极配合,真的是觉得受益的是我们自己,大家都觉得这种培训很靠谱”,祁小军这样告诉笔者。(韩新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