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7-7-14 16:42:11 您是第 1042 位读者 |
|
|
面对“突飞猛进”的腰围,职工声称“得控制住饭量,别得“三高”;外来的客人来了,直接提出要到食堂吃饭,因为“上次在这吃美了”……唐矿人近期这种种和“吃”有关的新感受,都是该矿推出“自助餐”制后带来的变化。 民以食为天,干以食为先。“吃好了”提高了职工的幸福指数,更重要的是让职工能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 立了个军令状 2月25日,对于生活科负责人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在那天召开的协调会上,来到矿区仅仅20天的矿长司鑫炎在会上以不容置疑的口气提出要求:“职工饮食水平必须实现一个质的飞跃”“你要啥我给啥,但前提是必须让职工吃得更好;否则,要严肃追责。”“必须在4月1日之前完成饮食整改,并且只能成功。”之前,唐安矿在一些外单位的人看来是“不错的”,但现在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实现?到达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叫“好”?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能达到领导要求吗?……一系列的问号让这个负责人感觉到“压力山大”。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在饮食方面做得较好的兄弟单位去看看,伯方矿、大宁矿、玉溪矿……那几天,生活科好多人都急得“身体起火,嘴上冒泡”。但劳动没有白费,在经过反复比较,最终敲定就搞“自助餐”。 是接收还是否定 餐饮形式虽然敲定了,就需要“请进来”教,但哪的老师好?哪能老师能让餐饮改革一步到位?到这个时候,距离领导确定的4月1日一天天逼近,时间已经耽误不起。 正当生活科上鞋焦急万分时,全程关注此事的矿长司鑫炎伸出了援手——请某一大酒店的厨师来进行教授。虽然教师水平很高,确实“教得也好”,但教师要求标准也高,不仅要求厨房要有传菜的窗口,而且要求餐具也要更新换代;不仅要求厨师要提高饭菜质量,而且还要求服务人员要讲礼仪…该矿生活科虽然也理解来授课的老师也是为了唐安矿好,为了维护自身的品牌,如果按照老师去做,餐饮会搞得更好。但是还会有大量的投入,花费大量的时间。作为一个企业是否有必要按照大宾馆的标准来做?况且这样做的话,领导要求在规定时间完成的任务将成为空谈。在反复思考后,生活科最后决定要有选择地进行吸收,只要保证“职工吃得更好”就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该矿对老师升级硬件设施、改善厨房布局等要求进行解释,对于教师教授的厨艺却不折不扣地落实到行动中。这种相对简单但非常讲究实效的方式在试运行期间,获得了职工的广泛好评。——自助餐制大获成功。 治标再治本 自助餐获得好评的同时,该矿领导领导班子并未因之放松对餐饮的要求,为了防止职工生活出现“紧紧好一阵,松松坏一阵”的反复现象,矿长要求矿级领导值班必须要到职工餐厅就餐,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上报。 在上班期间,矿领导要到食堂进餐,以此对食堂饭菜制作人员提高饭菜质量起到督促作用。党委书记郭文龙、后勤矿长苏光明更是不定时的深入到后厨,去查看饭菜制作的整个流程。在传递管理压力的同时,该矿更是在制度上持续发力,通过改革制度,外聘优秀厨师,提高工资薪酬,保证底薪数量,使饭菜制作人员变以前的“向饮食成本中求利润”为“在制作全程中保质量”。在管理压力层层传递的背景下,生活内部将饮食制作人员分为面食组和炒菜组,通过将工资待遇与职工的饭菜品种、饭菜味道等挂钩,增加内部竞争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6月份,面食组因为推出了一道“酸菜撅片”赢得了员工的夸赞,全体人员就受到了科里的奖励。对此,面食组主厨郭师傅高兴得合不拢嘴,表示一定要:“再动动脑筋,好好做。”而炒菜组的人员则受到了批评,但他们非常不服气,成员小张就说:“我们也动动脑筋,把饭菜炒得更好。”(胡 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