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7-3-16 8:43:28 您是第 980 位读者 |
|
|
这事说来也怪,矿上的机电队长索小栋工作积极,也深得职工拥护,可他自从来到百盛煤业,就没有得过一次先进、优秀之类的荣誉,是矿上极少数没有得过荣誉的队长之一。这是为什么?于是我带着疑问走访了机电队。 队长惹人不少! 机电队里70个人,青年职工占一多半,可以说师傅少、徒弟多。让索队长觉得看不懂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像他当学徒那会那般尊重师傅,甚至眼里没有师傅,对于和师傅求教、学技术也没有积极性;甚至是师傅上赶子的教,徒弟觉得没有学的必要,工作中技术活拿不下来,甚至躲得不干,眼瞅着焊工、电修工等技术工种将要面临老工人退了,新工人接不上班的技术人员断层问题,“人无远忧、必有近虑”为了避免发生人才断层的状况,索队长下了新的规定,这规定一出台,惹了不少人。 工资二层分配,工资系数出现倾斜。有技术的老师傅拿得多,负责带徒弟的拿得多;同样是新来的能靠本事完成工作的拿得多,没本事干不了活的拿得少;迟到、早退、无故不上班的重罚。这几项规定具体考核细则一出来,机电队里赶、学、比、拼的氛围如索队长的计划形成了,可是因为重磅考核,队里人对索队长多有怨言。 队里先进不少! 机电队部、井下抽水组、绞车组……除了这些集体都获过先进外,队里的爱岗敬业、先进工作者都被许多工人荣获过,还有队里几年以来推荐上来的先进,尽管最终没能评上,但都是索队长积极推荐的工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从来没有推荐过自己,也就没有机会得过先进。 得到“先进”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认可,做为队长,索小栋从来没有将自己和队友分开过,他觉得队里得了先进和自己的队友得了先进,都是机电队的荣誉,都是自己的荣誉,甚至索队长觉得自己参加工作近三十年,作为一个在矿上工作的老工人,自己得不得这些荣誉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年轻人和那些每天埋头在一线苦干的师傅多得一些奖状和奖金,让他们干得更有心劲! 范仲淹说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索队长可谓是用心良苦,千方百计调动工人工作的积极性,不惜大胆惹人,更不惜舍弃个人的荣辱得失,只是为了矿山的明天会更好!只是为了能为矿山培养更多的人才!时间将证明一切,期待索队长能如愿以偿,期待矿山涌现更多这样的好队长!我以我们的矿上能涌现出像这样没得过奖的干部为荣! (景建英 作者单位:百盛煤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