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6-5-9 8:59:24 您是第 1019 位读者 |
|
|
近日,携女儿去七佛山公园观看《森林公园》巡回展。走进七彩喷绘围成的展厅,女儿兴高彩烈围着恐龙模型跑来跑去。忽然,一个小男孩不礼貌地推开女儿,大声说:“让一下,我要拍照!”男孩在各种模型前一一拍照,然后飞快地跑出了展厅,细心的妈妈把孩子的照片发到朋友圈,一边回复着朋友们的祝福和称赞,一边离开了展厅。我在疑惑“这就是信息化的文化生活吗?” 如今高速的信息网络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同时也在人与人之间蒙上了一层轻纱。无论是聚会还是户外旅游,多数人到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拍照和发朋友圈。一场活动下来,可以看到许多热闹的场面和高大上的装点,朋友圈里一片羡慕的呼声和夸赞,主人拿着手机享受着虚拟世界的荣耀。但活动现场,他们不知道自己完全成了一个外输工具,并没有用心体验这文化大餐。 记得在故宫旅游的时候,中轴线上的游客接踵而至,后六宫的游客络绎不绝,但青铜器展厅的游人寥寥无几。古装剧的热播推动了民众追随宫廷生活的热浪。文化传播的缺失,让青铜器等学术性文明送入了冷宫。这不由地让人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文化? 文化不是炫耀,文化不是追风,文化更不是攀比。文化是思想的沉淀,行为的遵循,彼此的浸染。《道德经》中讲“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意思是说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要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所以要学会快乐,不要享乐。如今看来,混淆“快乐”和“享乐”的人太多了。 如何在快乐中继承“文化”?放下手中的手机,拿起身边经典著作,静静品读古人留下的一言一语,慢慢践行传统文化中的点点滴滴,少一次跟风活动,多一次文化论坛,你我将离快乐更近一层,将会离文化更近一点。 作者单位:伯方矿 张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