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6-4-25 9:03:54 您是第 973 位读者 |
|
|
近期,东峰矿供应科对下属部门供应库房和供应超市进行员工岗位轮换,目的是通过在不同岗位进行锻炼,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尤其是在制度机制上为预防腐败、降低岗位风险筑起了一道“防火墙”。我不禁为这样的“岗位轮换”叫一声好!也由此便联想到更深层次的“岗位交流”。 “岗位交流”,通常是指部门或岗位的主要负责人轮换到不同的部门或岗位任职,进行锻炼,这既是培养一专多能型干部的需要,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一个领导干部,长期在一个岗位不交流,容易形成岗位壁垒、专业壁垒、甚至会出现尾大不掉现象,特别是一些对财务、资金、工程、设备、招投标、人事管理等具有实际支配权或审批(审核)等一定自主决断权及重要决策建议权的重要岗位。这些岗位,都是事关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岗位,责任大,要求高,同时也充满着极大的廉政风险。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警示我们,常流的水不会发臭,常转的门轴不会遭虫蛀蚀。实行重要岗位负责人定期轮岗交流,就是要突破一些重要岗位长期制、长久制的怪圈,扭转权力运行难以得到监督和有效管制的局面,打破长期负责某些领域、某项业务而可能形成的利益链条,让腐败没有滋生的土壤,这是标本兼治的有效途径。在关键岗位上下功夫,把权力关在笼子里,让这个利益链条难以贯通和连接,把廉政风险降到最低,这无疑是对关键岗位上的人的一种爱护。 “滚动的石头不长青苔”提醒我们,石头放在一个地方久了,容易长出青苔,失去它本来的色彩。想让干部不长思想上的青苔,就得送到其他不同岗位进行锻炼。这既符合干部成长的基本规律,也是培养干部的重要方法。通过轮岗交流,让更多的管理干部在不同的岗位上“操练”、“摔打”、“磨砺”,将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素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助于领导干部丰富阅历,提升才干。不论是对干部个人成长,还是对事业发展来说,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无论是从普通职工的“岗位轮换”,还是到领导干部的“岗位交流”,都是企业或组织在苦心孤诣构建有助于提升干部职工素质,防范职权风险,消除思想腐蠹,为干部职工心灵清霉除苔的制度机制,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在各自的岗位和职位上又该如何慎行呢? (马 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