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6-4-15 8:59:36 您是第 1179 位读者 |
|
|
去年至今,关于煤炭行业持续疲软、去除产能的新闻不断见诸各媒体,众多煤企经营举步维艰、出现大批亏损甚至关停的信息也不时充斥于耳,而随着今年元月份集团各分子公司工资出现明显下滑,一时间,各种各样的不实消息和谣言甚嚣尘上,很多干部员工因此思想消极、心情颓废,竟一片茫然无所适从。 诚然,对于很多已经习惯享受“黄金十年”红利的煤炭人来说,这近乎是一种不能承受之痛,然而面对各种危机和挑战,我们该何去何从,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爬坡过坎,这是当前摆在每一个煤炭人面前最紧迫的任务和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我们对当前企业面临的形势是否真正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回首煤炭产业这几年的发展过程,像极了人们小时候听过的“狼来了”的故事。其实煤炭市场早几年就已经出现了发展日渐乏力的征兆,但那时大多数人都沉浸在煤炭产业带来的巨大成功喜悦里难以自拔而无暇顾及;当发展危机离我们越来越近日趋清晰时,很多人对此仍是无动于衷半信半疑,甚至是装聋作哑不愿承认,而企业及早提出的要具备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的警示,有些人竟不屑一顾置若罔闻;而今,当面对企业危机的步步紧逼时,自然有很多人都惊慌失措不知所以。最可悲的是,时至今日,面对危机这头“饿狼”的巨大威胁,我们仍有一部分干部员工还心存侥幸,对形势认识不清,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不足,整日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虚度光阴,居危不思危,知难而后退,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狼”吃掉,被企业淘汰出局。 其次,我们是否真正做好了应对危机的心理准备。危机已迫在眉睫,此时大家都应重新审视思考一下自己在企业所处的位置以及与企业的关系,是企业对我们重要,还是我们对企业重要?是企业离不了我们,还是我们更离不开企业?而如果我们离不了企业应该怎么办?随着当前国家对煤炭产业去产能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煤炭企业在不久的将来为求生存势必会面临减员增效、转岗分流等抉择,笔者对此深有体会。2000年时所在的企业也是在面临这样的困境下,为减负脱困在各个单位实施了定岗定员减员增效。笔者还清晰的记得,当时所属的部门平均2-3人为一个岗位展开激烈竞争,孰留孰走,为公平起见最后只能进行优胜劣汰。平时注重学习拥有高学历高职称、在工作中认真履职业绩突出的自然留下,而平时不思进取身无旁证、在工作中浑噩度日无所建树的只能被淘汰出局,结局固然残酷,但这就是企业的生存法则,职场从不相信眼泪。所以,我们要是还想继续在企业生存,还想保住企业这份饭碗,避免以后重蹈覆辙时后悔不迭,就必须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提升素质、努力工作奋起直追,为自己在企业尽力争取最大的生存价值与空间。 最后,我们应该如何去积极应对危机。一是要有充足的信心和勇气。“信心赛黄金”,困难面前比的就是信心和勇气。企业面临发展难题是不争事实,但作为企业一份子决不能人为地将问题放大,那样不仅对企业无益,同样对员工也无益。虽然企业现在面临的形势比以往更复杂更严峻,但“危”和“机”并存,我们要从中看到机遇与前进方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无法改变市场,就只能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面对现实,我们要对企业的前景充满信心,团结一心、苦练内功,与企业风雨同舟、共克时艰。二是要有坚持到底永不言败的毅力和决心。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煤炭市场由盛转衰经历了几年的变化过程,同样要想再现昔日辉煌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不要期望市场短期内会有所好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要学习昔日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大无畏精神,只要我们不轻言放弃、咬牙坚持、顽强拼搏,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征服不了的困难,挺过去也许就是一片艳阳天。三是要牢固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企富我好、企穷我难”的责任理念。企业如家,只有企业挺得住撑得下来才会有效益,员工才会有工资保障,所以我们只有精诚团结、共同奋斗,才能共享未来。市场不景气,我们更应该争气,我们要充分发扬企业主人翁责精神,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摒弃“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努力、依靠团队的努力为企业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总之,面对企业危机,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拼搏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平静、坚守、勤奋的心态,用一种闯的魄力、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勇气,以百倍的信心和努力全心投入、倾心付出,为企业扭亏增盈度危求进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李东旭 作者单位:望云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