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
我是不喜欢看综艺节目的。然而,那天却牵就了儿子,和他一起观看《了不起的挑战》,因为我知道这一期会安排德云社的岳云鹏挑战我们矿工的职业,我很想知道他是否能坚持下来。 当节目里岳云鹏哭泣着放弃任务时,我没觉得惊讶,反而挺理解他。一旁的母亲有些恨铁不成钢,说岳云鹏“矫情”,我拍了拍母亲的肩膀,说了一句话:“不是谁都可以当矿工的。” 因为我是煤矿工人,所以才理解岳云鹏的“矫情”。 到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我第一次下井的情景。上世纪90年代,煤矿的培训还不正规,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我还没听明白,培训教师就说下课了。随着人流走进深深的井下,面对昏黄的灯光,黝黑的巷道,我除了手足无措还是手足无措。最后,还是在临时师傅的带领下,我才跟着他沿着阴暗潮湿的巷道走了好几千米,去往工作面。虽然一路上也有十几个工友,但每一个认识的,心中泛起一股酸酸的孤独感。加上水靴不合脚,脚上磨了几个泡,疼得难受。但自己没好意思像往日一样娇气抱怨出声。同行的工友照顾着我这个“书生”,身上扛得的负重比我多好几倍,有钢管有工具。我曾试着抬一下,却只能在善意的嬉笑中讪讪放下!重量大概几十斤吧。巷道里混着煤泥矿渣的黑风,用力吹打在我的身上,我一直认为,如果我跳起来就会像风筝一样被吹走。 到了工作面我已累瘫,蹲坐在一边,完美诠释什么叫“百无一用是书生”。师傅和工友他们也暂且让我呆在一边,默契地干活,而工作就是地上那些小盆口径粗的钢管。我看着周围无法通车,问这些大管子是怎么运上来的,却被告知是他们几个人前一天一根根扛来的。我看着约3米长的钢管瞠目结舌,试了试重量,我能抱得起来,但是没法背起来。我惊讶地看着身材并不魁梧甚至瘦小的师傅,惊讶如何蕴藏这么强大的力量。我没好意思继续无所事事,只能拖拽着勉强跟随他们的脚步。 只有体力,没有任何技术可言,以往学校里教给自己的所谓知识现在只能放在一边。开始还有几分力气心中怨天尤人,不久连这几份力气都丧失了。一直到中午一点多,才停下吃班中餐,那时候又有几分自豪——“原来我也能坚持下来啊......”我大口咀嚼着饭盒里的猪肉白菜粉条大米饭,竟然没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香喷喷的吃过饭...... 升井,洗澡。别人已经洗完澡,我却还在搓,因为总感觉那份黑洗不净,最后只能认输。回到宿舍把自己摔到床上,我只觉得浑身散架,再也不想动。 这就是我下井的第一天,其中滋味只能自己体会。井下待八个小时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毕竟,作为世界劳动强度排名第一的职业,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够承受的。 所以,看着岳云鹏受不了的哭,我却理解他。不因别的,只因为我是矿工。作者单位:莒山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