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6-1-28 8:09:17 您是第 1019 位读者 |
|
|
当遭受批评时,受批评者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听不进去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这是波特定理,它从下属心理学角度告诉人们:率性随意的批评将会导致下属的心理恐慌甚至狡辩,这其实也是一个管理者常犯的低级错误。 某些管理者不善于鼓励下属,遇到下属有错,不问缘由,不讲方式,迎面痛批。纵观那些犯错挨批评的下属,多会为自己找借口和托辞,他们爱面子,要自尊。公司开会,领导的批评话音刚落,被触及软肋的人甚至连领导下面说什么也不知道了,他们想到的多是如何挽回面子。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优良传统,但批评是一件很有讲究的事。批评方式粗鲁野蛮,说话过于直白,直言不讳地去批评下属,甚至骂他个狗血喷头,效果一定会适得其反。适当地采用不同的批评方法,才会达到管理者想要的目的,那种不顾下属面子的批评方法势必造成下属心理上的压力和恐慌,乃至怀恨、逆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将因此受挫。 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学会批评的策略和方法:对自觉性高的人,稍加诱导一般可以启发其自我批评;对于敏感的人,宜用暗喻法,避免激怒;对于耿直的人,应直奔主题,实话实说;对错误严重的人,要公开批评,不能姑息,避免错误再犯;对思想麻痹的人,要原谅,并且施以提示、警告;对无知幼稚的人,不要呆板说教、讲大道理,宜用生动的实例细节进行诱导……批评,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而“爱心”在批评中是打开种种心锁的金钥匙。 批评之前若能进行一次谈话沟通就最好不过了。让受批评者先一吐为快,让他把话说完,然后,根据他的谈吐,管理者自己也发言一次。那种委婉、含蓄、由此及彼、弦外之音,更能引人深思,令人茅塞顿开。 ( 郭柳枝 莒山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