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6-1-5 8:56:23 您是第 1100 位读者 |
|
|
最近,我品读了华为总裁任正非所著的《华为的冬天》一文。在今天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公司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的形势下,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一文中所阐述的观点,尤如一支醒剂,给予我们每个兰花人更新、更深的启迪。 在华为2000财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华为的经营形势可以说是如沐春风、如鱼得水,而任正非此时却大谈危机和失败,认为华为的经营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通篇文章中所透露出的居安思危和忧患意识确实发人深省,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张瑞敏说:“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柳传志说:“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可见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而不是躺在成绩上睡大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企业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华为的冬天》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企业发展面临危机,进入冬天,是市场规律,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关键在于冬天来临,你是否做好了温暖过冬的准备,是否已经为自己织好一件足以抵御寒流侵袭的棉衣,有无这件棉衣,或者说这件棉衣够不够厚将最终决定你在寒冬中是冻死、冻伤,还是安然无恙。 企业的“棉衣”是什么?在所有企业面对“寒冬”这一同样的大环境时,过冬的“棉衣”我想应该是“管理”,是入细入微、没有漏洞、强而有效的“管理”。如何拥有,或者说如何织好这样一件棉衣,任正非根据华为的“体质”,在文章中就如何织好华为穿的这件棉衣做了详尽的阐述。这些阐述对所有面临冬天的企业来说都是很值得借鉴的。诸如作者强调的“抓短板,强化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管理体系,强调均衡发展,强调增强中层以上干部的自我批判意识···”等等,又何尝不是我们的企业应该努力去做的。 “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冬天来临,谁有棉衣,谁就能活下来”。织好自己的棉衣,强健自己的机体,我们就不畏严寒,一定能够走过寒冬,踏进温暖的春天。 作者单位:清洁能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