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5-12-4 8:51:04 您是第 1090 位读者 |
|
|
年终岁尾,又是各单位评先选优的时候。本来是件让人盼望的事情,然而,大多数单位都摆脱不了沿袭老模式、老套路之窠臼,在表彰会上念念文件、发发奖、照照相,最后喊口号似地号召全体职工要以受表彰者为榜样,怎么怎么努力工作等等,表彰会就算结束了。形式不可谓不隆重,场面不可谓不宏大,到头来职工只记住了谁谁谁得了奖,除此之外别无印象,更谈不上心里有什么触动、思想上有什么收获了。笔者认为,这样的表彰会与文艺晚会无二,“奖”过后,表彰会应赋予和承载的作用及意义,却没有“讲”出来,是典型的“捡着‘芝麻’,丢了‘西瓜’”。
那么,什么是“芝麻”,什么是“西瓜”呢?笔者认为——
“芝麻”就是,领导庄严宣读受表彰者是谁,受表彰人员身披绶带、胸戴红花,站在主席台上接受万众注目和敬仰。“西瓜”就是,受表彰者所做出的优异成绩和突出贡献,以及他们在克服困难的道路上总结出的“经验”与“教训”是什么——这,才是开表彰会的意义所在。
一年一度的表彰大会,不仅仅是要“奖”受表彰者,让全体员工知晓谁在今年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先进是谁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通过领导在台上“讲”,职工在台下“听”,让职工深刻了解受表彰者在取得成绩和走向成功的曲折征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感人事迹,以及遭遇困难时是如何克服的“经验”和“教训”,让“教训”成为聆听者的“垫脚石”,让“经验”成为聆听者的“他山之石”。
与重视“奖”相比,“讲”更重要。
通过领导在表彰会上讲,基层干部深入职工群众中讲,利用宣传载体讲,“表彰什么、为什么表彰、表彰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就会更加清晰。这样,就能激励先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鞭策后进“知耻而后勇”,企业也更容易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真正达到“奖”的目的。 马 啸 作者单位:东峰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