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贯穿学习始终 |
参加全市地方煤矿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有感 |
|
|
|
兰花集团 2015-11-20 9:19:37 您是第 1056 位读者 |
|
|
善学始于多问。学习是个由诸多环节组成、环环紧扣并逐步提升的过程。唯有在每个环节紧抓实质多提问题,努力思考解决问题,方能一次次推动学习进步,并最终实现学习的目的——取得真经。 日前,全市地方煤矿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唐矿召开,遇到这样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我们更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笫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就是为什么要参加这个会议,学习目的要明确。首先,对标先进是我们企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公司各矿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工作获得长足发展。能够如此,与我们多年来想方设法、始终如一地利用各种方式,搭建各种平台坚持学习分不开。当前,企业经营管理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尤其是险恶的市场环境迫使企业必想新法,用新招,于是,除了不断创新,“走出去学,请进来学,买回家学,竖标杆学”成为我们各单位冲破当前发展桎梏,继续保持企业优势的不二法门。其次是,先进单位的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班组建设虽然是每个单位必须有的“双基”工作,也取得了不同的成绩,但迈步子总有大小的区别;同时单位情况不同,决定了推进这项工作方法总要不同,亮点工作各有千秋。班组经验交流会就是个聚宝盆,我们要放低身段,用它山之石来攻玉。 第二个问题是:学什么?“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授人鱼,接受者固然省事也能享受到鱼的美味,但次数有限。而教给人捕鱼的方法,虽然相较下要费点力气,但可以让人在以后的日子不断享受到鱼的美味。我们对标先进面临着“鱼”与“渔”的选择问题。能够做到它山之石为我所用,当然是好的,但我们是否考虑过人家为什么这些地方做的好?我们是否要面对这些好的“表象”时,将现象进行整合、探究,从中找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比如,这个班组主动性高,另一个也是,我们就要多提个问号:是不是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是不是有了感恩企业的教育才有了这些同志发自内心的热情?还是停留在号召自己班组学习人家主动性这个结论上?否则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无法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我们须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怎么办? 古话说:“学以致用”。对于我们企业来说,任何活动都要最大程度地为企业创造利润,所以学习归来后,如何用,如何用好,是个尤为重要的问题。用——关系到实践活动,好像是个力气活,但实际上它是对“学”的升华,是“学”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或延伸,所以如何用好,用后能一直“好用”,考验着我们的智力。不可否认,将学来的经验原封不动用在本部门,或许会成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情况少之又少,因为单位不同,情况不同,在别的地方产生良好效果的方法,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很可能出现的是南橘北枳的结果。所以将学来的经验应用到本单位时,绝对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没问题,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前要对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对新方法运用后产生的利弊有个清楚的认识,不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要大胆改造;用时,也要多观察,勤想法,使之不断完善。唯有如此,学习才能接出硕果,取得实效。 当然,学习的过程是个不断动脑划问号,动手做改变的过程,但以上提出的三个问号是学习的必经环节,也是重要环节,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不仅这次学习如此,每次学习都须如此,不是吗? 唐言 作者单位:唐安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