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5-11-13 8:45:09 您是第 1110 位读者 |
|
|
一年比一年难过的形势,让不少人哀叹煤炭市场的萧条,让不少人唏嘘行情的转暖之日。但从国家政策调控的走向来分析,当下的新常态至少在我们看得见的未来是不会变的,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摆脱“怀旧”心态、固有思维,以坚忍不拔之志,把坏事变成好事,将危机促成转机。
心要坚忍,在战术上高度重视。与上世纪97年的那场煤炭市场大萧条不同的是,此次的经济下行压力呈现在各行各业,这是客观事实,我们必须要有个准确的研判,在战术上要给予高度重视,付出百倍于“黄金十年”时期的努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给我们带来的也绝非都是负面影响,宏观形势的向前发展总会产生利好因素,而最主要的是我们切不可心生怯意、行有紊乱,反而应该保持清醒忧患意识,在管理、技术、文化上是发挥出优势,从容应对。
意要清醒,在思路上科学谋划。常言道,思路决定出路。针对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繁重任务,我们除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安排部署之外,还要尽量避免错误倾向的发生,具体来讲有三:一是思维惯性,对上级的新指示、新要求、新规定视而不见,以旧心态面对新常态、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二是教条主义,不从实际出发,把上级的指导性、原则性要求,生吞活剥地运用到本矿本厂。三是怕麻烦图省事,追求表面效率,不去躬身进行详细的摸排、调研、核实工作,在思路、措施的制订上失之于空、失之于偏。
行要有力,在执行上一插到底。在煤炭市场的阵阵寒流里,抱怨没有用处,沮丧毫无意义。要想挣得“面包牛奶”,关键还是一个执行问题,执行的好,省时省力提效率,效益自然也会慢慢好转;执行的不好,劳民伤财失人心,最后只会被职工群众讽刺唾弃。做就做好,干就干实,这也是我们近段时间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一个初衷。我想,97年开始的那4年煤炭市场大萧条我们都能熬过来,习大大主政的下的新常态,就能把我们难住?一定不会。 (莒山矿 张培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