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龙
有位基层管理者大倒苦水:“现在的员工不好管,违反了规章制度还理直气壮拒不接受处罚,思想工作不好做呀!”
管理者为何疲于应付、力不从心?他们在抱怨的同时可曾想过,自己的管理态度和方法是否妥当,为什么会引起员工的反弹和不满?有些管理者一味要求他人该如何如何做,却从不质疑和反思自己的行为,缺乏管理的底气。那么,管理的底气又来自于哪里呢?
来自于自身作风过硬。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以身作则首先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办实事讲真话,虚心听取意见,直面矛盾问题,为人正派、恪守规定、严以律己、率先垂范、务实清廉、作风扎实。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做不到,只会发号施令、指手画脚,“拿着鸡毛当令箭”,就会授人以柄、遭人诟病,从而受到别人的诘问而心虚气短,导致管不下去。
来自于处事客观公正。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广泛调查,实事求是对事件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如果闭目塞听、一叶障目、偏听偏信,处理事情就很可能有失公允和偏颇;另一方面,心中有一杆秤,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一把尺子管人、办事、用权,坚持公道、公平、公正,不因对方地位高低、人情亲疏区别对待,作出的决定才能获得认同和信服。
来自于真诚包容心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好的管理者,要注重管理方法的人性化和领导艺术,接纳包容团队不同性格的个体,既要指出他人的缺点,也要激发他人的优点,知人善用、人尽其才。对待下属不能粗暴冷漠、盛气凌人,动辄罚款考核强势施压,要给予夏日般的热情、春风般的温暖。要真心真意与员工交朋友,加强情感的交流沟通,成为凝聚团队的“精神领袖”,大家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合作共事,发挥“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集体力量,提升综合工作效能。作者单位:化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