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9-11-6 18:04:29 您是第 888 位读者 |
|
|
张国华担任莒山矿机电二队安全副队长已6年,记得13年4月,已近天命之年的张国华接过副队长的接力棒时,分明感觉到了棒子的分量。面对领导寄予的厚望,面对职工期待的眼神,张国华凭借着二十多年机电专业经验的历练,压稳脚步,开始了人生事业的再一次拼搏。 变化的是角色 不变的是坚守 多年来,张国华从一名普通的维修工到安全副队长,变化的是工作角色,不变的是他对机电专业的执着与坚守。他一边处理作为安全副队的日常业务工作,一边一头扎进各作业点,中央变电所、配电点、整流所、中央水泵房、井下避难硐室,每一次下井这些地方他都要转上一遍才会觉得安心、踏实。现如今,如果你要是问起张国华井下有多少机电设备、哪些设备需要定期维护保养、故障如何排除,他都能给你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他说:“我还需要走更多的路,了解更多的现场情况,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这就是我理解的煤矿工人的工匠精神。” 张国华虽然只有中专学历,但善于思考、勤于钻研,他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在设备维修上善于用脑,更善于动手。仅去年一年,他就带领职工检修馈电真空开关6台、潜水泵4台、高压接线盒2个以及空压机、排风道等,仅以上几项就为矿上节约59000余元。对他的采访结束后,他又匆匆地赶向地面维修点,那里还有一个老化的离心泵,需要他去重新组装。 喊破嗓子 不如做出样子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张国华的切身体会。要求别人做到的,他首先做到。担任副队长后,他给自己定下了三条规矩:工作在前,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关心职工,做职工的贴心人;管理到现场,不搞“遥控指挥”。他不仅同工友同上同下同劳动,而且困难时刻,紧要关头总是冲在最前面。去年4月份,机电二队接到了清理井下中央水泵房3个水仓淤泥的任务。队里的队干带领大修班的6名职工采取了手挖肩扛的方式,把淤泥装在水桶中,一担一担地往外挑。从水仓到大巷,最远时要走100多米,而且是一路上坡,六、七十斤重的担子压在身上,往返四、五十趟,对于年轻人来说都吃不消,更何况是年过50的人呢。抬、搬、挑,张国华和大家一起,一趟也没落下,一干就是5、6个小时。他的肩膀又红又肿,腿像是灌了铅,又疼又重又乏,恨不得就地找个能躺的地方好好歇一会儿。在他和各位队干的带头下,大修班的职工拧成了一股绳,没人喊苦没人喊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清淤任务。了解张国华的人都知道,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总是寻思着如何干好工作,如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当被问到“如果再重新选择,会从事什么职业”时,张国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肯定还选自己喜欢的机电维修这份工作。没几年就要退休了,我还真舍不得离开这个岗位,舍不得我的工友们呢。”(张 琨 作者单位:莒山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