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9-10-17 17:40:04 您是第 888 位读者 |
|
|
十年煤矿生涯,使牛晓波完成了一个机电门外汉到电工专业人才的成功蜕变。化校毕业的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技术之路的同时,身后也留下了一串荣誉的足迹:机电人才库第一名、矿技术大拿,从机电副队长再到队长,这些荣誉的取得都是对他努力付出最好的诠释。 通勤车上学图纸 牛晓波2009年来矿上班后在地面单位做检修工作,八个月实践过后,渴求机电知识的他发现地面单位机电设备检修率低,机电知识最多只能学个皮毛,于是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去井下一线实践。他的想法还没来得及实践,就遭来了家人的反对和同事的不理解:“井下条件有限,又不是对口专业,能应付得来?一线又苦又累,在地面轻松挣工资多好?”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仍然坚定选择到一线去,在他的主动要求下,他被调到了一线连队。 “井上井下,天上地下”,虽说有点夸张,但对于一个不是科班出身,只有高中基础电路知识和八个月地面基本电工知识的他来说到了井下才知道面临的挑战有多大。井下电路错综复杂,想要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必须掌控全局,熟悉井下电气操作规程,熟知机电设备布局,光图纸上横七竖八的走线就看的眼花缭乱,但不服输的他暗暗下定决心,“‘既来之,则安之’,要干就干出个名堂。一天学不会就一个月,一个月不行就一年,总有出头之日。”为了践行自己的诺言,一有空牛晓波就钻研电工书籍,上网查阅资料,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讨教经验。 该矿钻探队队长李亮青谈起牛晓波直竖大拇指:“你知道吗?他居然每天把图纸装在口袋里,遇见师傅就问。有一次我坐通勤车回家,他掏出笔和图纸就向我讨教。当时真的很惊讶,也很感动,现在向他这么有上进心的85后年轻人太少见了!”李亮青队长得知牛小波学习电工知识的拼劲后,为消除他的顾虑,专门为他开了“绿灯”——井下的备用开关随他拆卸,拆完后不会组装李队长亲自帮他组装!并嘱咐他:干工作要胆大心细,只有拆的多了才能知道其中的构造和原理。李队长的一席话让一向拘谨的牛小波内心暧暧的,此后他干工作的劲头更大了……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跟师傅学艺两年后,牛晓波准备考取电工证独自上岗。考试前夕,恰逢矿机电技术比武,跃跃欲试的他报名参加后,既欣喜又忐忑:“电工证还没拿,万一扛了榜那可败兴呀?”出乎意料的是他居然考取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也是唐安矿没拿电工证就取得机电技术比武第一名的第一人。 工作中的有心人 单独上岗后,牛晓波把师傅传授的、考试学来的以及岗位操作中自己揣摩的经验糅合到电工岗位上,技艺在一天天的进步中逐渐精湛,同年在该矿举办的技术大拿评聘中再获殊荣。技术比武和技术大拿等成绩的取得,让牛晓波信心大增,第二年在该矿综掘二队竞聘机电队长时,他凭借出色的工作经验,脱颖而出。 自此,他人生似乎驶上了高速路:5年三个角色(机电门外汉——专业电工——机电副队长),上岗后如何尽快适应?他坚定的说道:“不当工作中的局外人,才不会出现‘知识’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局面,当员工如此,机电队长也不例外。”当员工时,他就喜欢揣摩班长安排任务的方式方法,并换位思考自己如何安排,比较后总结出其中的利与弊,利就收为己用,弊就积极改进;当机电队长时,除完成职责任务外,他还关注生产方面的工作,以确保机电设备长周期安全有效运行又能加快生产进度。的确如此,干工作只有处处留心,才能日有收获,让自己份内工作锦上添花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眼界。一直做工作中的有心人,才造就了现在这么优异的他! 统筹全局促安全 牛晓波积极向上、踏实肯干的优秀品质被领导看在眼里,今年9月被破格提升为综掘三队队长。 上任后,针对该队目前在南翼7号通道掘进时人员紧张工作量大的不利环境,他提出多劳多得的工分制管理,并着重抓好现场管理和零工两大基本环节,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条件。综掘三队员工小明说:“牛队长上任的这一个月,不单纯为了生产而生产,赶进度的同时设备检修、管路摆放等现场工作也井然有序了,生产和检修真正实现了有效配合,做到了工完料净、场地清的6s管理标准!” 零工因井下生产任务的变化而不同,正因为不固定,所以安全隐患极大。为做好零工管理,不管下班多迟,牛队长都会与各班班长开碰头会,商量下个班需要做的零工有哪些?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随后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各班长根据分配的任务确定班里的劳动用具是否齐全,避免因器具缺东少西或计划不到位而给隐患以可乘之机。带班长老张说:“牛队长干工作总是想工人之所想,急工人之所急,班组长作为兵头将尾,更应该向牛队长看齐,只为难题想办法,不为失误找借口!”相信在牛队长的带领下,综掘三队员工个个都能争做唐安矿的排头兵。(刘翠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