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9-9-11 16:53:10 您是第 663 位读者 |
|
|
日前,伯方矿3206(B)——3206(A)工作面三机调试联合试产通过验收。该矿坚持稳中求进,攻坚克难,同心协力,从撤架开始历时21天,顺利完成搬迁。 安全第一 规章纪律挺在前 搬迁伊始,该矿首先出台了《3206(B)——3206(A)工作面搬迁期间安全特别规定》,同时安全科也和相关一、二线辅运队鉴定了《3206(B)——3206(A)工作面搬迁安全协议书》。坚持领导双带班制度,负责处理当班“疑难杂症”。安全员、瓦检员更是遍布每一个环节,为顺利搬迁保驾护航。 作为搬迁主体的综采一队更是把纪律挺在前头,又补充制定了《3206(B)——3206(A)工作面搬迁规定》。该队规定坚决杜绝工伤事故,哪个组出事哪个组承担工伤工资及陪侍工资,并加强考核,对主要责任者罚款200—500元,对互保责任人罚款100—300元,对责任班组考核2—5分。 搬迁工作繁杂,千头万绪。该队规定,7月份出勤必须达26个,跟班队长27个。搬迁期间,全月旷工者复产后3个月没奖金。旷工一天扣100元,累计扣除。副队长、组长无故不参加者,加大考核的力度。同时,该队也制定了相应的激励办法,出勤达26个奖400元,达27个奖600元,出勤达27个以上的每天额外奖100元。铁的纪律加上准备的充分,为顺利搬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心协力 分工不分家 无论干什么工作都离不开同心协力,搬迁尤为如此。 “建家,派个耍枪(用液压枪升支柱)的来帮助上上道,支架掉道了。”往新工作面运架的掘进二队跟班队长牛青发打电话求助。班长刘建家二话不说:“孝义,你去吧,你枪耍得好,上道小心,注意安全!”老端头工秦孝义肩拖液压枪,手拎回液手把一溜小跑往出事地点赶去。 出架现场,综采一队队领导班组人员以及厂家顾问,正在想点子解决,出架平台受阻、出架进度缓慢的难题。他们仔细查看工作面地形、地貌,认真琢磨出架平台的结构原理,冥思苦想,分析原因。现场有些着急的员工提议,不行运用老办法用绞车死拉硬拽。“但那不安全啊,上出架平台就是为了更安全。”书记史振飞斩钉截铁的一句话打消这些职工的念头。 正值此时,生产矿长李文忠巡查来到出架现场,他鼓励大家,但凡一项新设备的投入,都有个适应期。一是手生操作不熟练,二是新设备的构造性能还没有很好的弄懂摸透,三是井下工作面条件千变万化,要因地制宜增加些辅助设施。 “加些辅助设施!”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经过一番研讨,决定在拐弯抹角处加设定滑轮,出架平台加设斜式垫铁,并用钢丝套把要装的平板车锁好,车头两端用方木垫实,避免20余吨的支架上车时晃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系列补充设施和改造,出架速度上来了。有时遇到难出的架在运输线上等不及的辅助队成员都会进来帮忙。 团结就是力量,出架速度不断加快,从起初三个班出不来1架,逐渐提升为最后的3架5车(含两车后部溜槽)。 爱默生说:“没有任何一名船员,会因为个人划得特别卖力而受到赞赏。”搬迁就如同一艘舰船,要乘风破浪,要避开暗礁激流,全体船员就必须有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这次搬迁参与队和主体队分合有序,协调配合就很好地凸显了这一点,如稳压器般地助力本次搬迁。 恪尽职守 为搬迁“加速” 哲人说过,“有一种精神不因时光褪色,不为历史封存,那就是忠诚和奉献。” 穿越时光的隧道,凝眸逝去栉风沐雨搬迁的日日夜夜,我们从汗水湿透衣背、煤尘涂满脸的朴实矿工身上,看到了这种忠诚,读懂了这种奉献! 张红亮,正在上零点班的时候,摆架现场干得热火朝天的他接到队部通知,他的老母亲生命垂危,让他升井回家看看。听到消息的张红亮心头一紧,寻思老母状况肯定不好,不然的话家人是不会来电的。因为队里人手紧缺,搬迁正是用人之际,他和妻子说,但凡不是什么大事不要和他说。妻子很理解也很支持,告诉他只管操好工作的心,并且表示她会像照顾自己妈一样照顾生病的婆婆的,这让五尺男儿的张红亮很受感动,几欲泪下。原本想母亲卧病在床,请一段时间假陪陪母亲尽尽孝,谁料又正好赶上了搬迁,他只有在工作之余给家里打电话问询老妈病情,一切的一切只有妻子代劳了。 张红亮想起这些时,心里五味杂陈。回到家里,他来不及卸下背上的行装,就急速赶到母亲的病榻前,断断续续几句话后,母亲便含笑离世。哭成泪人般的张红亮百感交集,愧疚、惋惜,母亲疼爱自己的点点滴滴画面一起涌上心头。痛恨自己在母亲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不在……母亲入土为安的第二天,他又奋战了在出架现场。 像张红亮这样恪尽职守,忠诚担当的人还有很多。有克服腰间盘突出仍紧咬牙关挺到最后的冯玉军、李样平;有患类风湿病关节炎年过半百仍奋战在摆架现场的郭文虎、申志刚;还有在井上协调物料下井因天气太热中暑、下班打点滴挺住依旧上的韩晋鹏、范任飞……一桩桩一件件枚不胜举。 正因为职工们的恪尽职守,保证了一次又一次的工作,书写着一项又一项的佳绩。(郜树峰 作者单位:伯方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