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 兰花集团 | 文明上网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张国宝:科学设定“十二五”煤炭生产总目标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2日  |  点击次数:2589  |  【字号: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煤炭工业成就巨大 最大问题是大型矿难未有效遏制 
  10月27日由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共同主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承办的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会上致辞: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目前,国际社会空前关注气候变暖和减排问题,煤炭也受到很多诟病。清洁煤使用,煤矸石、煤泥综合利用,以科学发展理念来指导煤炭的开发使用等方面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煤炭现代化矿井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煤炭是中国能源的主体,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7%和70%。“十一五”以来,在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指引下,经过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企业及行业协会共同努力,进行煤炭工业建设,稳步推进,煤炭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煤炭供应能力显著增强。2009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29.73亿吨,接近30亿吨,比2005年增加了7.68亿吨,年均增长1.92亿吨。预计今年煤炭产量要接近32亿吨。
  二是煤炭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大型煤炭机械建设稳步推进,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快速成长。像我们的神华集团,年产量已经达到4亿吨,有说这个产量是世界第一。同时,我们淘汰煤炭落后产能,也取得了成效。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取得了新的进展。前两天,国家能源局专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年就要兼并重组1300多个煤矿,淘汰落后产能要达到1亿多吨。
  三是煤炭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园区迅速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建成规模,煤气开发利用进展加快。
  四是煤炭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煤炭设计理念与时俱进,煤炭的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煤炭液化、煤质天然气、煤炭地下气化工程也稳步推进。比如我们在包头的60万吨煤气等项目都先后投产。神华在内蒙古100万吨煤炭直接液化生产线也运行正常。煤炭人才素质也有所提高。
  五是煤炭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30省煤炭可持续发展试点全面实施,煤企法规稳步推进,煤炭法规体系逐步确定。最近上报了煤炭兼并重组的方案,不久我们还要向煤企贯彻宣传这个政策。

  以上我介绍的可以看到,煤炭的成绩是巨大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几十人的矿难依然没有有效遏制,影响恶劣,使煤炭工业的成就说起来感到苍白。其实,我们的成就非常巨大,就拿中国的煤炭工业装备水平,实质上已经是世界一流的。我们现在挖的矿井,比如宁夏的羊场湾应该说都是一流的,但是一说到我们还有几十人死亡的矿难事故,我们去谈自己的煤炭成就就有点说不出口,就感到苍白无力。几次论坛想公布一下煤炭成就都让我给卡住了。

  但是我们中国矿难的死亡人数和重大矿难发生的起数是每年都有所下降的,问题是几十人死亡的事故在世界上很少有,如果发生一起,那就影响巨大。可是在中国,时有发生。实际上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遏制住煤炭的矿难是十分重视的。就拿发改委来讲,从2001年开始,已经连续十年,每年从国家掌握的预算资金当中拨款30亿元来治理煤矿瓦斯,十年就是300亿,加上企业资金和社会上的资金,用于矿难治理的资金早已超过1000亿,不能说不重视。但是几十人的矿难还是没有消灭。所以我们不仅在投入上要下大工夫,我想还要在别的方面寻找更致命的原因。加强煤炭的管理,在煤炭体制上我们也要想一想。中国现代化矿井已经是世界一流的,工人的文化程度都达到中专水平,像这样现代化的矿井已经是世界一流的。

  安全发展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切实转变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安全可靠资源开发利用,限制安全风险大、治理难度高的资源开发,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对重组后的矿区进行整体规划,全面改造,实现合理持续增长,提高矿井的安全可靠性。

  在煤炭管理体制上还要研究和加强。关于矿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国煤炭产量大、煤矿地质条件差等等客观因素,也有管理体制上的因素,也有技术上的因素,人类对煤炭瓦斯的认识和掌握现在还有差距。但是我们可能更应该在煤炭的管理上多寻找自己的原因,比如说现在煤矿的资源分配和大型矿井的规划实际上还有问题,各个地方为了解决当地的经济发展,办了很多村、乡、县的小煤矿,而这些煤矿的整合需要花大的代价,也涉及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前一段时间,山西进行煤炭的整合,也受到了社会舆论的一些批评,但是作为我来讲,我支持山西采取的措施,如果不是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谁愿意捅这个马蜂窝。现在同时下井几百人的矿井还有很多,比如河南这次矿难,当时在井下有200多人,当时大量人员升井,但是还有33人遇难。我当时说能不能把下井人数控制在100人,很多人觉得你不懂行,但都实现机械化,我想这也可能做到的,在国外的矿井同时下井几百人的并不是很多。

科学发展是煤炭工业前进的方向,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兼并重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准入门槛,实行更严格的资质管理,提升生产力水平,推进能源法出台,修订煤炭法。煤炭法现在就有,但已经是多年了,有些和改革以后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进行修订。完善煤炭产业发展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法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调整优化煤炭企业结构,促进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稳步推进大型煤炭企业的建设,提高大基地煤炭产量的比重,推进煤炭成本的完整化,取消不合理的收费,清理违规收费项目,稳定煤炭经济发展的态势,提高煤炭经济运行的效率。在煤炭上打主意,环节上收费现在还是很普遍的事情。 

  清洁发展是煤炭发展的全新领域,我们要根据国家总体战略和各地条件,合理确定煤炭资源的开发强度,在前几年取消电煤指导价格的基础上,建立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的定价机制,用市场手段控制煤炭开发的节奏,节约、高效的利用资源,保护矿产生态环境,这一点非常重要,其实也是困扰我本人和国家能源局的一个大难点。各地都有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都想把自己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恨不得把掌握的煤炭在这一届都给开发出来。比如新疆的煤炭占全国的40%,新疆也很愿意把煤炭的开发作为发展新疆经济的推动力,也规划了很多大煤矿,但是如何使用、如何运输、如何消化都是大课题,有的甚至要把它变成电,那需要长距离。有的搞煤化工,那搞出来的产品销到哪里去,有的说运出去,那铁路怎么修,所以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在煤炭产业贯彻好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各级干部真正把思想转变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这句话说起来好说,但是做起来很难。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煤矿瓦斯、煤层气化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谈到煤层气化开发,我们和国外的差距还有很大。那什么影响了我们大规模的开采煤层气?除了基础比较薄弱外,比如矿井的重复设置。

  我想利用这个平台也谈我的几个观点:

  一是关于“十二五”的煤炭产量,“十二五”建议已经公布了,下一步国家发改委根据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建议紧锣密鼓的进行规划,可能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我们的能源开发到底要多少,在建议书讨论中也是有争议的,有人主张应该设立“天花板”。说到煤炭产量,今年有可能到32亿,但是按照旺盛的需求,每年增长2亿吨,那到“十二五”也是40亿吨。但是从开采的强度、运输、排放、结构的转换,包括能源结构的转换来看,是不是一定要搞到40亿吨?今天来参加会的都是搞煤炭的,可能愿意听到的都是煤炭大发展,但是我要讲一点儿科学发展的话,就是讲发展不光是量的增加,包括了结构调整,包括了科学的开发,包括了安全的开发,包括了煤炭的使用。就我个人观点来讲,我不主张搞到40亿吨。所以不能有水快流,有了煤炭都要规划成矿井,都要开发出来,我们要科学的设定一个“十二五”煤炭生产开采总的目标。

  第二,关于煤炭的利用。最近这几年煤制烯烃、煤制油的示范工程都陆续开展,但是煤制烯烃到底应不应该搞也是有争议,现在规划部门把煤化工划分成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传统煤化工用煤做化肥和甲醇,现代煤化工把煤变成油,把煤做烯烃,把煤做天然气。现在这个领域也非常热,各个地方都争相要上煤制油项目、煤制天然气项目。我要讲一个观点,作为一个煤炭清洁使用的方向,今后煤炭在这方面的应用肯定会增加,特别是煤制烯烃,我是持看好的态度。过去制烯烃的大量产品是石油化工的路线,现在中国大概一年是7000万吨。现在每桶油价涨到80多美元,今后怎么走,作为一种资源类产品,尽管是会有振荡,但总体上是震荡中上升的态势。煤制烯烃与原油相比,在成本上具有竞争力。所以搞石油化工的同志也应该冷静的、客观的来看待煤制烯烃与这个行业的竞争。关于煤制天然气,现在批准的有鄂尔多斯到北京的40多亿立方米,从内蒙古到阜新,从阜新到沈阳的40亿立方米,新疆在伊犁地区规划了几个。现在各地纷纷报来要批准煤制天然气项目。煤制天然气在技术上是成熟的、可靠的,但是在世界上应用是很稀少的,实际上很热,但是真正在国际上投入产业化运营的只有美国大平原一家,至今为止只有一家。技术上完全可以走的通,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同样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各地争上煤制天然气的单位也应该客观、冷静的、实事求是的看待这个产业。对于拾遗补缺,适当的搞一些我是赞成的,但是对于遍地开花,各个地方都搞煤制天然气是不妥的。

  中国始终坚持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煤炭领域的合作。中国是世界煤炭生产的第一大国,中国煤炭企业在煤炭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部分企业在井中矿和露天矿开采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加大煤炭的国际和作,如果讲“十一五”煤炭工业的变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事情,就是“十一五”从过去传统的煤炭出口国变成了煤炭进口国,预计今年进口煤炭要达到1.2亿吨,我们已经从2009年、2010年变成了煤炭的进口国。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国际和作与交流,目前中国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蒙古、印度尼西亚等国在煤炭的开发、设计、贸易、服务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愿意通过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等平台,与各国政府、科研机构与企业一道,积极加强合作,积极开创互利共赢的局面,中国与各国的煤炭合作必将为全球的经济发展服务,造福于各国人民。
  版权所有 ©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2288号兰花科技大厦 备案序号:晋ICP备2022010233号-1
邮编:048000 电话:0356-2189600 传真:0356-2189608 公安备案 1405000200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