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云煤矿分公司技改破难题小装置产生大效能
近日,望云煤矿分公司40KW刮板输送机过桥升级改造项目圆满完成,有效化解潜在安全风险,实现品质和效能“双提升”。
该矿原来使用的40KW刮板输送机过桥规格尺寸不统一,适配性差,精度低,材料强度难以达标,变形问题突出,易引发安全隐患,结合实际情况,该矿机电系统领导和技术工匠集思广益,积极探讨解决办法,决定制作适用的“新型刮板输送机过桥”。该新型过桥跨度:800—1000mm(可根据现场槽体间距微调),承载能力:≥300kg(满足2—3人同时通过),整体重量:≤80kg(便于现场组装、搬运、安装),连接方式:支腿1寸半管套2寸管连接。其外观整体分三部分组成,便于组装和拆卸存放,四个角均按照八字设计,焊接点加装三角支撑块,具有稳定性,四个支撑腿下面都焊制了钢筋,便于固定施工,安全性显著提升。
本次共制作6台新型过桥,生产一线队每队2台。此项升级改造采用更耐用的材料制作,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升级改造完成后,可有效减少过桥的磨损和故障发生率,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使用过后,材料升井,可以进行二次改装,材料重复利用,极大节约安全生产成本,亦对提高整个输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起到辅助作用。
唐安煤矿分公司创新研发三角形立体喷水防尘装置
近日,唐安煤矿分公司辅运队研发“三角形立体喷水防尘装置”正式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井下运输车辆进出井口时扬尘严重的难题,显著改善作业环境,保障职工职业健康,同时还省去了清洁矿车的时间,也为类似工况环境提供了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在日常作业过程中,井下运输车辆频繁进出井口往往造成大量扬尘,导致跟车工及头尾作业人员长期处于高浓度粉尘环境,面临突出的职业健康风险。以往使用的传统单面喷雾装置覆盖范围有限、抑尘效果不理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扬尘问题。
为解决这一痛点,该矿辅运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传统思维,提出三角形立体水幕的创新构想。团队利用废旧钢管焊接成三角结构,运用专用钻具在钢管内侧按均匀间距打孔,一端连接加压水源,另一端进行封闭。通过三面钢管水孔协同喷射,该装置可形成全覆盖式锥形水幕,实现高效捕捉粉尘。同时,团队优化喷淋启停流程,改由跟车工与尾车人员协同操作,大幅提升喷雾降尘的精准性和效率。
同宝煤业污泥池鼓气装置投用
近日,同宝煤业选运队创新改制的“污泥池鼓气装置”正式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矿井水处理站长期存在的隔膜泵易堵塞、设备损坏频繁、维修成本高等难题。
以往,每月在污泥池中进行煤泥沉淀和出泥作业时,沉淀煤泥容易在隔膜泵内滞留,增大输送阻力,导致泵体卡滞甚至损坏,隔膜泵维修率一直居高不下,显著增加了运维成本。针对该问题,选运队积极攻关,设计并制作了“污泥池鼓气装置”。该装置从原有气动隔膜泵供气管路上分接三通并加装截止阀,连接一根10米长的KJΦ10液压胶管。在出泥前,先开启气阀对池内鼓气,通过气流搅拌使沉淀污泥与水充分混合,降低污泥浓度,形成流动性较好的污泥水,从而顺利通过隔膜泵抽送至压滤机进行压滤处理。
此外,为避免鼓气时胶管前端摆动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团队在胶管另一端焊接了Φ10直通接头并连接一段四分镀锌管,既有效固定了胶管位置,防止伤人,也便于操作人员移动镀锌管,实现对污泥池各区域全面覆盖。
芦河煤业创新研制出钻孔成像轨迹检测装置摄像头卡滞掉孔处理装置
近日,芦河煤业工匠赵三亮师傅从“洛阳铲”取土的巧劲儿里找灵感,研制出“摄像头卡滞掉孔处理装置”,解决了矿用钻孔成像轨迹检测装置摄像头总卡滞孔里的难题。
依据上级监管要求,在探放水施工作业后,需使用钻孔成像轨迹检测装置对施工钻孔进行检测。在钻探施工时,遇上俯角设计钻孔,里面总堆着不少煤矸渣;要是碰到软煤、软矸层,钻孔还容易轻微偏斜,遇到这种情况,检测用的摄像头完成工作往外撤时,就特别容易卡在孔里。按常规处理方法全靠碳纤维杆和电缆线强行拉扯,不仅容易扯断线缆、弄坏杆子,甚至摄像头还会直接坠孔,单台设备损失就上万元。赵师傅经过长期钻研,想到了“洛阳铲”的特殊结构可以深入土层取土,联想到类似思路,“变硬拽为疏导”——把钻孔里的障碍清掉再取摄像头的想法。
为此,赵师傅围绕“适配”和“实用”下功夫,制造出一套好用装置:首先选用主体用直径50毫米、长20厘米镀锌钢管一节,再配合内径10毫米螺母,钻孔成像装置现成配置碳纤维杆。其次在钢管上切个20毫米宽豁口,再把钢管一头磨成光滑的椭圆状,免得伸进去时划伤钻孔壁或摄像头;最后在另一头焊上螺母,跟碳纤维杆稳定连接。经试用,装置尺寸严格对照钻孔直径和摄像头规格,不用调节便可直接使用。
该装置投入使用,彻底解决摄像头卡滞取不出来的情况,节省了数万元的设备损失,也降低了人力成本,保障了施工进度,也为同类问题处理提供了实践经验。